
輔助溝通訓練室
溝通能力是人類表達思想、傳遞信息、參與社會生活的一項重要能力,每個人無論何時何地都在進行溝通活動,然而,許多人因為先天或后天的因素,而失去了語言或口語能力,無法享有和正常人一樣的溝通權利,不僅會使其表達基本需求的能力受到限制,在學習、人際關系的建立以及就業方面也可能受到極大的影響。依據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公布的最新資料,我國的殘疾人總量已經超過8000萬,由于廣義的語言溝通障礙涵蓋了其他許多殘障類別,如聽障、孤獨癥、智障、腦癱和多重障礙等,我國的語言溝通障礙兒童大約在1300萬左右。在特殊兒童教育對象中,語言溝通障礙是出現率最高的一種癥狀。對語言溝通障礙兒童而言,因與外界溝通困難,而喪失許多學習的機會,影響其以后的成長過程,環環相扣,會造成人力損失等許多后續的社會問題。
在輔助溝通系統理論框架支撐下,根據多家科研康復專家的指導意見及一線特教老師的教育實踐,提出“炫燦”輔助溝通訓練室的建設方案。本專業功能教室在豐富的輔助溝通符號圖庫系統支持下,結合現代電子技術的發展,將輔助溝通系統的概念充分應用在不同的平臺上,做到學??祻陀柧毰c家庭訓練的結合,遷移康復訓練的效果。幫助溝通障礙人群交流及認知,促進言語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的發展,并對其參與社會、增加就業均有很多幫助,可避免因無法表達心中的意愿而造成的緊張與挫折,并可增加語言學習的興趣。
適應對象/范圍
適用于不同年齡層,不同的社會、經濟、種族背景的人群,且不論何種原因,其共同特征是說話與書寫能力需要適當幫助的溝通障礙人群。包括:智障、孤獨癥、腦性麻痹、發展型失語癥、中風和先天性腦性麻等溝通障礙者。
殘聯康復中心、特殊教育學校、各類康復訓練機構等。
功能室建設目標
美國輔助溝通系統專家Janice C.Light提出輔助溝通系統的四項應用目的:表達需求/希望、信息的傳遞、社交親密感、社交禮儀,并指出輔助溝通系統應用的最終目的并非為溝通障礙找到科技的解決方法,而是要使溝通障礙者更有效地從事多樣化的溝通互動。利用輔助溝通系統的許多獨特性,溝通障礙者將可改造自己的日常生活甚至未來的一生,而最不可思議的是,這種改造的程度本身是可以被不斷創造和延伸而沒有任何限度的,功能室主要作用體現如下:
●主動溝通行為的增加
●主動溝通行為類化到不同生活場景中
●促進口語能力的增加
●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增加